充电行业加速发展,投融界挖掘创业洼地
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,充电行业顺势崛起,宛如一条坚韧且关键的纽带,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紧密相连。它正以前所未有的裂变速度,重塑人们的出行生态,开启一个全新的交通能源时代。
快充技术近年来的迭代堪称惊艳,从早期的几十千瓦功率,到如今部分超充桩已突破350kW,甚至向更高功率攀升。高倍率电池搭配先进热管理系统,让新能源汽车能在极短时间内“满血复活”。投融界获悉,市面上热门车型使用超充桩,半小时内便可补充超80%电量,基本能满足日常通勤与短途出行应急所需。
无线充电技术也从概念走向应用,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,车辆停驻在充电板上方即可开启无感充电。这项技术不仅提升了充电便利性,还为未来自动驾驶场景铺就道路——车辆自主驶入充电位,无需人工插拔充电线,真正实现智能化补能。
此外,双向充电技术崭露头角,电动汽车不仅能从电网获取电力,还能反向为家庭、电网输电,摇身一变成为“移动充电宝”,在用电高峰或应急时刻平衡电力供需。
越来越成熟的技术、宽广的市场前景,犹如熠熠生辉的“聚宝盆”,吸引各路人马竞相布局。
传统能源企业手握土地、资金优势跨界入场,加油站旁增设充电设施,借助原有站点流量迅速吸粉。电力企业凭借电网资源与运维专长,深度参与充电桩建设、运营,保障供电稳定。车企更是不甘示弱,为自家车辆打造专属超充网络,提升品牌竞争力,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、蔚来的换电站与超充体系,皆是品牌服务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根据企查查发布的《充电桩行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我国充电桩相关企业注册量近年来加快增长,2023年,企业注册量同比增加42.6%至13.2万家,创下近十年注册量的历史新高。目前,我国现存充电桩相关企业累计数量达51.2万家。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。
投融界研究院研究员表示,充电基础设施是服务百姓日常出行需求的重要补能设施,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,接下来的数年时光里,新能源汽车必将保持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,而与之紧密关联的充电基础设施,为了匹配激增的用车需求,其市场刚需也会持续攀升。
一场围绕充电行业的建设热潮,正热热闹闹地拉开帷幕。